展会名称: 北京国际石油和化工自动化技术装备及仪器仪表展览会
展会时间: 2020年3月26日-28日
展会地点: 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
(地址:北京顺义天竺裕翔路88号)
主办单位: 天津振威展览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振威展览有限公司
组织单位: 北京振威展览有限公司
同期展会: cippe *十九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
ciooe *十九届北京国际海洋石油天然气展览会
CIPE *十九届北京国际石油天然气管道与储运技术装备展览会
Expec *十九届北京国际防爆电气技术设备展览会
CM *九届北京国际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展览会
CING *九届北京国际天然气技术装备展览会
Cisge *九届北京国际页岩气技术及装备展览会
cipse 北京国际石油和化工安全防护技术及设备展览会
展会名称: 北京国际石油和化工自动化技术装备及仪器仪表展览会
展会时间: 2020年3月26日-28日
展会地点: 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
(地址:北京顺义天竺裕翔路88号)
主办单位: 天津振威展览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振威展览有限公司
65个国家和地区1800家展商
46家世界**企业 18个国际展团
90,000平米展出面积 117,000名专业观众
主办单位
北京振威展览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化工行业分会
中国投资咨询网的《2009-2012年中国仪器仪表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在简介中对国内仪器仪表的论述也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国内自动化仪表领域发展的不足,其论述是这样的:“虽然中国仪器仪表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建设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中国仪器仪表产品,绝大部分属于中低档技术水平,而且可靠性、稳定性等关键性指标尚未全部达到要求。因此中国需做长期规划,将振兴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行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影响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业的各主要方面,包括**、企业、社会环境、科研和教育机构等方面制定协调一致的战略措施并认真贯彻执行。”
(一)自动化仪表与企业的信息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自动化仪表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信息技术与自动化仪表争夺人才,在IT发展的,许多有经验的仪表工作者转向IT行业,这也是近年仪表产品推出减缓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自动化仪表借用了TI行业一些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加快了信息的步伐。
信息化是当前时代发展的趋势,自动化仪表技术包括了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以及信息的应用这样的过程,因此自动化仪表技术实际上时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所谓“企业集成”实际上是企业的信息集成和整合,所谓“信息爆炸”实际上时获得信息**过了处理和应用的能力,而为得到的应用的一大障碍是信息表达的统一性不够。如何提高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当前的主题。
信息化需要将现实世界的实体事物(包括原料、设备、产品、控制系统、仪表等),生产流程(包括制造方法、工艺等)。企业的管理(包括采购、销售、物流等)用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0和1来描述,然后由计算机进行运算和处理,后将处理的结果再反作用到现实世界。
信息化的前提是将现实世界以及现实世界事物之间的关系转化为0和1,不能做到这一步信息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做到这一步就是对现实世界建立信息模型。
信息模型是用一组简化的信息。按一定规则对事物所做的抽象描述。
信息模型定义包括了简化、规则和抽象三要素,这三要素的多样性决定了可能的信息模型的多样化,建立信息模型的过程包括了克服多样性,实现统一性的任务。自动化仪表和系统信息模型的目标是:以毫不含糊的方式描述信息,以方便交换为基本定位,终实现广泛的可互操作性。
2006年9月,在德国柏林的IEC100*活动的自动化论坛上,IFAC*Diedrich教授作了题为《自动化工厂的信息模型》的报告,介绍不同的控制层次,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不同信息类型、不同信息处理技术和工具。
建立信息模型的工作是自动化仪表领域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统一信息表达的只能给药手段,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描述事物的规则;2.按照规则对所设计大量食物进行描述,建立模型库。
建立描述事物的规则是一项繁杂的研究工作,因为随着文化背景的不同、宗教信仰的不同、描述事物侧重的不同、详细程度的不同,描述的方案有很多种,我们需要的是在当前信息处理能力相适应的、能被公众广泛接受的方案,这种方案终往往以国际标准的形式出现。近两年在制定这类国际标准方面取得明显的进展。
描述事物的规则按对象的属性可简化分为3类:
(1)描述事物的信息模型。如描述生产原料、元件、控制系统仪生产用装置、设备、生产过程的状态、中间和终产品内容的信息模型,这种类型的模型要把对象的基本属性描述出来,典型代表是IEC361987工业过程测量与控制过程设备目录中的数据结构和元素系列标准和IEC61360与电子元件分类方案相关的标准数据元素类型系列标准。
(2)描述事物之间关系(尤其是定量关系)的模型。信息化的重要作用是对事物进行优化,优化的条件是了解事物之间的(定量)关系。这种模型常常以数学模型的形式出现。这类模型往往针对性很强,难以建立统一的广泛应用的模型,因此较少以国际标准的形式出现。
(3)描述对象过程信息模型。如生产过程、管理过程,典型代表是IEC62264企业系统集成系列标准。
在建立自动化仪表及应用的信息模型方面,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早有研究。但并没有将这项工作定位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重要基础,一直缺乏国家或行业层面,全面系统规划和大规模的工作。
我国TC159全国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会和TC124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会在跟踪和采用国际标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除派出*加入国际标准的工作组直接参加国际标准的*外,还及时地将重要信息模型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有了这些建立信息模型的方法标准,后面需要做的工作室:宣传、贯彻、学习这些手法,用这些方法建立各认可的具有可互操作性的信息库,应用这些信息库服务于企业的自动化。
由于信息模型对于国内企业和工程师还是新事物,上述这些工作在初期还相当复杂,重要的是我国制造企业较少主动提出信息化的需求,因此我国在这方面相对较落后,迫切需要引起重视。
(二)自动化仪表工程项目全局信息和全生命周期信息的整合
全局和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整合实际上是自动化仪表系统的全面可互操作性。可互操作性是分层次的,基本的是过程控制机的互操作,即控制系统与现场仪表表层免的可互操作,向上一层是控制系统维护与生产设备诊断信息的可互操作,在高一层是企业管理信息的客户操作。全局信息化整合至少要实现全局信息的可互操作。